■中国联合商报 记者 梁梦雅 北京报道
在“互联网+”与新技术发展的浪潮下,汽车产业出于大变革时期,共享化、智能化、自动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为对抗出行领域不断崛起的独角兽企业,传统车企纷纷“抱团”合作,加入战局。
3月28日,宝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马”)与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戴姆勒”)联合宣布,双方将合并汽车移动出行业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可持续智能出行服务。但双方强调,在各自的核心业务领域中,即整车制造和销售领域,双方的竞争关系将保持不变。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来出行会有变化,共享成为主流,各个公司都在研究。奔驰和宝马目标市场接近,都是高端车的共享出行领域。双方进行合作,共同研究,会使其未来发展更快。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在中国市场和北美市场,滴滴和Uber两家公司在出行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是未来全球出行市场格局还是悬念十足,充满变数。
对于双方合作的最新进展,未来布局等相关问题,《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联系了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战略部相关负责人,但截至记者发稿,并未收到相关回复。
将成全球规模最大出行服务商之一
据相关媒体报道,整合后的新公司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共享出行服务商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万辆共享汽车、约14万叫车软件司机和300万用户以及超过14.3万个充电桩。
两家公司称,将旗下已存在的共享汽车、网约车服务、停车服务、充电网络、多模式联运等业务进行合并和扩充。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各自占股50%。
去年上半年,奔驰宝马关于共享出行的业务合并计划就流传开来,当时的消息称,奔驰的汽车共享服务Car2go将与宝马的Drivenow进行整合。今年第一季度,奔驰与宝马分别收购Car2go和Drivenow。
到目前为止,奔驰的Car2Go和宝马的Drivenow汽车共享服务已经在全球超过31个城市运营。其中奔驰有14000辆车,近200万用户;宝马则有6500辆车,用户100万左右。合并之后,双方运营车辆总数超过2万,用户总数将近300万人,整合后的业务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用户最多的汽车共享服务之一。
在网约车服务上,奔驰和宝马没有选择和Uber这类互联网出身的平台合作,而是将以出租车为主的打车平台整合到了一起。这部分业务主要由奔驰提供,包括mytaxi集团(下设mytaxi、Beat、Clever Taxi三个APP)以及奔驰在去年收购的法国打车平台Chauffeur Privé,其中前者覆盖了12万名司机,后者平台上的司机则超过1.8万人。这一联盟内将有14万名网约车司机,合并之后宝马也将获得这些打车服务资源。
停车服务方面,主要由宝马自有的Parknow以及于2016年收购的Parkmobile在国外推动,奔驰原本没有相关业务。而parkmobile在欧洲与美国有超过2200万用户。其实,它要干的事儿和ETCP停车这类创业公司差不多——让用户实现无卡停车,无现金停车。在车联网日趋发展的态势下,它还会帮用户找空余停车位。之前,此业务是宝马独占的,现在奔驰也能共享泊车服务的资源了。
在充电服务商,宝马做得很出色。宝马的Chargenow和其推出的数字充电解决方案,将会组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公共充电网络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其充电站点达到14.3万个。无论是宝马已有的i系列电动车,还是奔驰即将推出的EQ系列,都将受益于这一充电网络。
在多模式联运业务上,奔驰与宝马针对用户需要通过多种交通方式才能抵达目的地而推出的服务。其中,奔驰的出行服务APP moovel可以让用户在一个app中使用car2go服务、打车、租自行车、搭地铁等城市公交服务,可以说是一个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而宝马的Reachnow同样地,不仅可以在上面使用分时租赁服务,还可以叫车、租车。奔驰的moovel与宝马的Reachnow将被整合,双方称这一业务未来将更好地服务城市用户出行的难题。其实就是能够帮助用户在不同的交通方式之间进行接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业内普遍认为,此次奔驰宝马的合作将涵盖高精度地图业务在内的整个移动出行服务。
竞争压力促成“对手间的联姻”
俗语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到底是什么魔力促使两家豪华车上的竞争对手走到一起,说到底还是利益。
有分析师指出,消费者对于出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单纯提供租车的模式短期内很难盈利。实际上,两个公司的合作是竞争压力造成的结果。
普华永道的研究表明,如果传统汽车制造商还不及时提供按里程付费的打车服务,将会面临被现金流充裕的技术公司边缘化的风险。到2030年,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利润份额可能会从85%下降到50%以下。
高盛集团研究也表明,在全球出租车市场上,网约车服务目前已占近33%的比例。截至2030年,一旦自动驾驶出租车投入使用,其市场规模或将扩展8倍,至2850亿美元。而如果不进行创新,这些传统车企最终会成为Uber等出行企业的供应商,不再享有较高的利润。
面对压力,宝马和奔驰都相应的推出过共享出行业务和战略。
2016年,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发布了CASE瞰思战略,四个字母分别代表智能互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和电动驱动。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博士(Dieter Zetsche)表示,我们希望结合专业技能和经验,为城市出行开发一个独特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2017年,宝马推出了ACES战略,内容与戴姆勒大致相同。同样,共享出行也是宝马关注的重点。
宝马集团董事长克鲁格(Harald Krüger)表示,宝马集团正在重塑出行服务业务,并且向着数字化和零排放的未来前进,此次合作将使我们的客户更容易接触到未来的移动出行服务。
然而,传统车企似乎不太擅长扮演出行服务商。上述两家出行服务公司背后的实力相当强悍,但母公司只是把它们看作对未来新商业模式的尝试,并没有全力推动。这导致两家公司一直没能盈利,在影响力方面也远不如Uber、滴滴。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需要这次“对手间的合作”。
事实上,当下的全球汽车出行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通用推出汽车共享业务Maven,福特推出Ford2GO并开发了打车APP,大众成立专注于共享出行的Moria品牌,丰田也在今年CES上宣布转型为出行服务商。德国、日本多家汽车巨头纷纷表态,将按计划完成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到移动出行服务商的转型。而一旦集体落地,将对以滴滴、Uber为代表的移动出行服务商造成强力冲击,该领域的市场格局有望被重新改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