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潮又现 融资方式呈人性化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时间:2011-02-28 14:57

■CUBN记者 孙先锋 北京报道

       差的就是钱。

       今年来上市公司增发、发债等再融资一刻也没有消停,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以来两个月的时间里,资本市场融资总额已达到1800多亿元,其中552.6亿元是新股首发融资,1279亿元是上市公司再融资。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势头并没有放慢的意思,根据已披露的增发预案、企业债发行预案等,大约还有3268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将陆续推向市场。

       不过,对于资本市场中最忌讳的A股公开增发并出现,此轮再融资潮基本上集中在了可转债、定向增发和配股等方式上,西南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刚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上市银行再融资手段正在悄然调整,更为关注市场环境,突显出在融资方式选择上更为人性化。

       融资方式呈人性化

       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

       过去,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偏好于采用配股和增发等股权性质的筹资方式,据调查,在1998年以前,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唯一方式;2000年以来,增发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另一选择;2001年,可转债融资成为上市公司追捧的对象。

       以银行股为例,经过2010年银行再融资的波澜壮阔以后,2011年的再融资市场似乎也很难平静。1月7日,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发行500亿元次级债以补充附属资本。同日,民生银行也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预案,计划向特定投资者发行47亿股A股,发行价为4.57元/股,有望募集约215亿元用于补充核心资本。1月8日,兴业银行也公告称,拟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不超过150亿元次级债券,筹集资金用于补充附属资本。

       近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计划公开发行H股105亿股,此外还有15亿股的超额配售权。有分析指出,值得关注的是,光大银行本次再融资选择了H股上市的方式,在境外融资并不会增加境内A股的供给。

       此外,2010年8月12日,中信银行公布称,将通过配股方式进行融资,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2.2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A股和H股比例相同。2011年1月25日,华夏银行定向增发方案获证监会通过,根据公告显示,此次融资定向增发约18.59亿股,发行价格11.17元,募资不超过208亿元。而消息称,这两家银行再融资也将在今年进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上市银行融资的方式已经悄然出现变化。光大银行采用的是H股上市的方式,张刚分析称,相对其目前可选择的境内股权融资方式,如A股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可转债等,H股发行可有效提升核心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又不会增加A股供给,对A股股价冲击最小,特别是在当前国内银行H股股价普遍较A股股价有一定溢价的背景下,是最有利于保护老股东利益的融资途径。而此前的农行、兴业两家银行公布的融资方案也均为以次级债方式补充附属资本。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贺强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如果直接通过股市融资,在市场资金面及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A股市场可能出现波动。而考虑通过发行可转债、定向增发等方式进行再融资,则可以避开二级市场,减少对市场的冲击。

       可转换债券最具信心

       长期以来,配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普遍方式。在国际市场上公司股权再融资以增发为主,配股较为少见,仅在公司陷入经营困境,无法吸引新投资者认购的情况下,才使用这种方法。

       张刚表示,配股由于不涉及新老股东之间利益的平衡,因此操作简单,审批快捷,是上市公司最为熟悉的融资方式。

       增发是向包括原有股东在内的全体社会公众发售股票,其优点在于限制条件较少,融资规模大。增发比配股更符合市场化原则,更能满足公司的筹资要求,但与配股相比,本质上没有大的区别,都是股权融资,只是操作方式上略有不同。

       但二者有着共同缺点,融资后由于股本大大增加,而投资项目的效益短期内难以保持相应的增长速度,企业的经营业绩指标往往被稀释而下滑,可能出现融资后效益反而不如融资前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公司的形象和股价。并且,由于股权的稀释,还可能使得老股东的利益、尤其是控股权受到不利影响。

       那么,有什么方式能达到一种平衡?可转换债券便成为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常客”。

       “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和债券的特点,”贺强分析称,“当股市低迷时,投资者可选择享受利息收益;当股市看好时,投资者可将其卖出获取价差或者转成股票,享受股价上涨收益。因此可转债可认为是一种‘推迟的股本融资’,而对上市公司来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优点十分明显,融资成本较低、融资规模大、业绩压力较轻。”

       不过,他也强调,可转换债券风险是,如果转股不成功,公司就会面临偿还本金的巨大风险,由此可能形成严峻的财务危机。而反过来看,亦可体现出上市公司对今后发展的信心。

       在大盘蓝筹股中,除了中国石化公告称将公开发行230亿元的可转债,23日开始网上网下申购外,中国中铁、中国北车、上港集团等今年以来都提出了企债发行预案,且融资的规模都在80亿元以上,其中中国中铁也高达190亿元。

       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已实施的1200多亿再融资中,可转债高达470亿元,企债市场也有达422亿元的融资规模,各占再融资规模的30%以上。而已发布的融资预案中,增发和企债发行预计分别在1786亿元和1442亿元,各占55%和44%,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几乎平分天下。

       关注市场环境

       “上市公司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对公司是有利的呢?主要是四个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负债率、净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光大证券投行总监沈奕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四大指标决定了再融资最佳方式。他认为,收益率越高、效益越好、净资产越大,对上市公司而言,可选择的能力越大。而资产负债率直接决定了公司是否适用股权再融资。

       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桂浩明曾对某上市银行的再融资做出剖析,他指出,该行的再融资方式是不断出现变化的。最初公司计划通过境内发行可转换债券及增发H股进行融资,在转债发行结束后,调整为同时在境内外进行配股。原因在于该行在境外上市的H股价格当时较低,其在境外市场通过增发进行再融资显然定价会比较低,对公司不利。另外,大股东的加入打消了对境内市场压力的顾虑,为在境内外同时配股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个原因是市场环境及条件的变化,他认为,第一,以现在的市场而言,要通过向普通投资者直接融资的方式完成巨额再融资,确实是超出了市场的实际承受能力。第二,由于人们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并不太乐观,在投资风格上转向保守,因此大规模的股权融资并不怎么受欢迎。

       不管怎么说,桂浩明强调,上市银行改变再融资方式这件事表明有关部门对市场现状是有客观认识的,并且也在采取一些切合实际的措施来解决。

       “究竟哪种方式才会成为未来方向,上市公司除了了解自身情况,更需要的是市场环境。”贺强如是说。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来说差的不是钱,差的是上市公司对其自身发展前景与市场环境考虑得不多。

       

最新消息

IPO开闸重启打新盛宴 是利好还是利空?

2014-01-14 12:01:42

第三方支付联姻网贷市场 “模式”难定

2014-01-14 12:01:06

中国红酒业步入微利时代

2013-12-30 10:37:30

供应链金融前景看好 华润银行“抢滩”市场

2013-12-30 10:36:32

美联储缩减QE重挫黄金市场

2013-12-30 10: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