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灵应真君——江西武宁县太平山佑圣宫宋代章哲

来源: 咸宁新闻网        作者:王丽       时间:2023-09-19 14:38

日前,武宁县志办工作人员在该县礼溪镇临江村找到了道教玄门广慧派创始人章权孙的家谱。

章权孙是道教玄门广慧派的创始人。他出生于江西省武宁县,曾受教于武当,并亲受吕洞宾点化,于1215年在武宁太平山创建道场。他死后被南宋理宗皇帝封为“自然灵应真君”。1467年,明宪宗皇帝又加封为“仁天教主太平护国天尊”。太平山道场香火鼎盛数百年。鼎盛之时荣耀地赢得过宋、元、明三朝“开明”皇帝的御赐和诰封,被誉为“江南道教圣地”,现今仍为赣、鄂等省著名的道教圣地。

章权孙的家谱保存在该县礼溪镇仙人潭自然村88岁高龄的章福祥老人家中。《章氏家谱》详细记载了章权孙的生平,特别对他自幼好求仙道,广游名山,求师学法,在太平山辟荒结庵,以及受朝廷加封“仁天教主太平护国天尊”等事迹进行详细介绍。章权孙家谱的发现,这对研究道教玄门广慧派和太平山道教文化发展,促进当地旅游事业有着积极作用。

据《江西省志・江西省宗教志》、《太平山传奇》及《太平广惠真君救世佑民宝经》介绍,章哲(1202-1250),字权孙,道号广惠,江西武宁县人。生于宋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幼好神仙,27岁时父母双亡后,遍游名山。后至武当拜真武为师,33岁辞别武当回到武宁,入丝罗山(即现在的太平山)继续修炼传道。《太平山志》记载,章哲曾两次遇到吕祖,并受其传授。后章哲招收郑巡为其弟子,并在丝罗山修建宫观,创立玄门广慧派。章哲称所创立的玄门广慧派,传自武当玄武,又称受到吕祖真传,遂称之为“武当纯阳大道”。宋理宗二十六年(1250)章哲羽化,其徒石九模等遵其遗留药方将遗体处理后送回丝罗山,在正殿中建塔供奉,至今仍“双目炯炯,面貌如生”。

据《太平广惠真君救世佑民宝经》所载,章哲先后受三位皇帝的册封。先是章哲羽化后,异香簇鼻,数日不息,人皆惊骇,并将此事详告武宁县令,县令将原由上报,宋理宗(1225-1264)于是封章哲为“自然灵应真君”。并“受香火永镇丝罗”。元代,又称章哲化身医太后之病有功,于皇庆二年(1313)加封其为“太天乙佑圣宫,自然广惠真君”。又加封其父母为“圣父圣母元君”。明代,成化丁亥(1467),因章哲显圣助战有功,皇帝改丝罗山为太平山,加封章哲为“仁天教主,太平护国天尊”。北京白云观藏《诸真宗派总簿》载有广慧派的传承字派。据《江西省志》称玄门广慧至今已传至四十代,其三十九代与四十代传人尚健在。

太平山,原名丝罗山,坐落在县境内的澧溪、甫田、大洞三乡交汇处,北与湖北省通山县接壤,距武宁县城55公里,是一处集山岳风光与道教文化于一体的风景区。太平山海拔1329米,山岭狭长,山体高峻,林木繁茂,泉瀑甚多,为幕阜山脉东部的重要山地。

该山不仅胜景壮观,而且道场悠久。该山因江西道人章权孙创建的道场佑圣宫而闻名,而佑圣宫又因章权孙道长被宋理宗封为“自然灵应真君”,被明宪宗封为“仁教主太平护国天尊”而著名。

太平山佑圣宫始建于宋理宗六年(1233年),现在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是自1979年以来修建的,整个宫观分为天乙佑圣宫和万福宫、万禄宫、万寿宫、巡山殿五大部分,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宫观几度兴废,1979年以来,主体建筑天乙佑圣宫、万福宫、万禄宫、巡山殿等已修复一新。

宫内藏有宋、元、明三朝赐封圣旨和明进士方孟缙、梅雨田、张宝等人撰联真迹,还有《太平山志》、《太平道谱》及古钟、匾额等文物古迹,是武宁县道教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

山上不仅拥有被列为武宁县重点开发宫观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佑圣宫,而且还有黄杨宝树、亲手插柏、炼丹亭、葫芦坪、石狮、石象、老古井、古钟元赐御炉等景观三十二处。




(图片为转载来源稿自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 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内容不当,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正或删除。


(责编:景和)

最新消息

以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2021-10-19 10:45:10

李璟峰老师教育方法_李璟峰服务_李璟峰老师历史资料

2021-10-18 10:56:22

推介震后新北川,共振海南国际文创周

2021-10-18 10:10:18

法式美学与中国非遗,DS汽车亮相非遗时尚实验室

2021-10-08 14:39:35

“约会天才妈妈 — 形之所向”非遗时尚实验室于上海正式启动

2021-10-08 09: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