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和 做农场需要大思路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时间:2009-07-06 10:37

■CUBN记者 张志亮 北京报道

       如果你到过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区,你也许会为南北两线的天然神韵所陶醉,这里不仅有山与水的完美结合,在这个被誉为“北京后花园”的景区里还有巧夺天公的人文景观,其中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佛道相融共存的和谐景况。

       然而,这些景区只是西山农场党委书记兼场长王振和发展农场的一个新思路。“我觉得,农场作为中国人民公社时期的产物,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而这就需要跳出农场单纯发展种植业和畜牧养殖的范畴,有个大思路。”谈起自己发展农场的体会,王振和如此说。

       独特的才是美丽的

       “北京有大大小小17个国营农场,而农场到底应该怎么发展?我认为只有找出自己的特色打特色牌才能更好地发展。”王振和坦言这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大多数农场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近三十年里,都曾不同程度的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作为拥有近2万亩土地的西山农场也不例外,直至发现自己的特色搞了凤凰岭自然风景区才有所好转。

       “毕竟旅游可以带动农场的发展,而且凤凰岭有着天然的条件,毗邻中关村发展区。每年凤凰岭自然风景区搞的杏花节、采摘节等都带动了农场周围,尤其是苏家坨镇餐饮、住宿、以及果林业的发展。而诸如花卉等经济作物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带动起来了。我认为,这些可以为当地的农民起到一个示范和带动的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卖农难的问题。”谈及发展旅游业带动农场发展的思路,王振和肯定地说。

       然而,要把风景区搞好谈何容易。“这里面也有一个挖掘特色的问题,毕竟北京的旅游景点也是很多的。”根据王振和的说法,他们为了挖掘出凤凰岭的特色可是煞费苦心。

       “你想怎么样才能使旅游业带动农场周边的发展,我们经过思考后认为只有想方设法使游客在你的景区多呆时间才能做到这样。而这就需要我们去营造一个内容丰富的景区,而且我们也正是这样做的。”说到此,王振和的脸上明显地洋溢着笑容。

       “每个景点都有它特色的看点,比如香山的红叶,大觉寺的皇家文化等。而我们为凤凰岭打造的特色是心灵、环保和道德旅游。为此,作为发展农场的主要抓手之一,我们把发展村镇旅游业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不仅在设计时把凤凰岭的占地规模扩大到了1.2万亩,并设计了南线、北线、中线等不同功能的旅游景点。如南北两线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中线主要以佛道文化融合为主。”王振和介绍说。

       “这里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在一个景点有大规模佛道两家宗教文化相融合的情况不多,毕竟佛道两家具有排他性,佛家倡导的是因果、道家强调的是阴阳平衡。因此,要把两家融合在一起着实不易。我们的龙泉寺聘请的主持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成大和尚,而桃源观聘请的是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这都是我们凤凰岭自然风景区特色的一部分,并且事实也证明好多游客都是冲着这两个名人去的。”王振和颇有点自豪地说。

       “除了这些,我们还把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当做精神的学校和心灵的治疗景点去开发。来到这里,就能使你享受到大自然的灵感。而只有有了自己的特色才能发展旅游业,进而带动农场其他产业的发展。”王振和意味深长地表示。

       不会丢下农场的本色

       “农场发展旅游业,并不是说就会放下种植业和畜牧业等不管,而是想通过发展旅游业获得收益,在必要时补充支持农场发展中比较薄弱的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王振和认真地说起发展旅游业的初衷。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凤凰岭自然风景区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包括樱桃、杏、苹果等在内的果林业的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场周围农民果品销售难的问题。

       “我常常说,发展农场需要一个大思路,需要跳出常规农场经营的思路,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补充,但这些补充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农场的主要产业,而我们现在大力发展的有机果林业,就是一个例子。”王振和强调他的观点说。

       “我们现在正在采用德米特技术和加波温技术对我们农场的种植、果林业等进行有机化改造。发展有机农业也是我们的一个新思路,而这个思路得源于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带动的果树种植发展,而有机果更能赢得游客的青睐。”王振和说道。

       根据王振和的说法,这两种技术是通过打防御针的方法来增加果林和种植作物抗病菌的能力,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用化学药来治理虫害,这也就相应地避免了农药的残留物并提高产量。

       “这两项技术已在全球的22个国家获得认可,并得到了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的认可推荐。当然,这两项技术在西山农场的应用推广还在实验推广阶段。”王振和坦率地说。不仅如此,王振和还通过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和日本的小西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取得合作。而这是源于凤凰岭自然风景区的天然水中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

       这也远远不是凤凰岭自然风景区的全部。“我们还根据农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发展了房地产项目,这些项目主要是配合旅游发展进行更好的服务。”王振和说。

       当谈到作为中国人民公社化时代的产物,农场最终会不会像东北和内蒙的建设兵团一样逐渐消失时?王振和表示:“只要你的事业有生机,能赶得上时代的发展,我认为农场在一个短时期内是不会消失的。最起码从西山农场的现状看来还没有这个迹象。”

       深挖文化旅游兴农

       作为西山农场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凤凰岭自然风景区的开发无疑是成功的。但这片以山、泉、林、寺见长的风景区,一开始却是另一番模样,西山农场也一度曾被贫困折磨着。

       那时候还是1994年,西山农场“守着宝地受穷”。全场3300名农工和家属,背负着1800万元的债务在艰难的运转。而凤凰岭上净是树龄高达30年,缺肢少腿,严重老化的果树。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凤凰岭却铺了满山的“绿色”:驻跸山巨幅的摩崖石刻;山林间坍塌已久的古刹;农工废弃宅基地里发现的与山石为伍的珍贵的北魏石佛像;齐人高的杂草丛中出现的辽金时代的玲珑塔……都使得西山农场人再也坐不住了。

       于是,在卖掉场部小楼,启动了景区建设后,原西山农场党委书记邵桂林像陀螺般疾转起来:去文物局,进研究所,聘请专家,跑规划设计。获得了启动资金后,邵桂林带领全场职工苦干了大半年,按照设计修山路、建水库,复建庙宇,修复石刻,请回石佛像,竖立指示牌,印制导游册……

       就这样靠着苦干治穷,实干兴场的理念,西山农场有声有色地唱起了旅游兴场的“大戏”。在得到海淀区政府支持后,一条连接市区与凤凰岭的公路建成了。“凤凰岭风景区建设绝不能仅仅停留在青山绿水上,要深刻挖掘这里的文化内涵。”也正是在这样的思路的引领下,西山农场凤凰岭自然开发区逐步建成。

       随着凤凰岭自然风景区的建立,带动农场发展的一系列计划逐步落实。同时,西山农场的工业项目也逐步开始向旅游消耗品、纪念品和工艺品的方向转型。到现在,西山农场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三、二、一产业经济结构。(张志亮)

最新消息

儒商蔡开云:胸怀大局 放眼未来

2013-01-25 19:32:45

儒商蔡开云

2013-01-18 18:13:54

蔡奎全:一个韩国CEO的中国情结

2012-07-09 15:21:27

“绥德汉子”舞动精彩人生——专访榆林市十大杰出青年、榆林益友教育集团董事长王浩

2012-07-04 10:08:38

文一波的环保帝国梦想

2012-05-28 09: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