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松绑为“文化产业投资”助力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时间:2009-07-31 17:16

■CUBN记者 李卓 北京报道

       “最近这些天,我们业内都在奔走相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包括对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门槛的降低,都让我们大家深受鼓舞!”7月28日,北京燕山红文化集团董事长郑桂兰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表示。

       伴随规划出台的政策松绑,文化产业投资浪潮将又掀新高。

       降低准入门槛

       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引起投资界的密切关注。

       “这次的政策松绑主要将表现在‘资金’准入门槛的降低和‘审批’程序的简化上,包括为文化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帮助解决文化企业融资困难、推动文化企业改制上市等方面。具体要等国家细则及各个省份出台的投资指导目录。”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喻文益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表示。

       按照文化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行业都列在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范围之内。

       国家此次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这些行业将在已逐步放宽准入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门槛,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

       聚焦投资热点

       文化消费正在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投资因此也成为国内、外各大投资商竞相追逐的焦点。

       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体增长维持了以往3年的增速,总量增加值将近7600亿元。中国人均GDP也突破了3000美元大关,达到3266.8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将是文化产业爆发点,投资前景毋庸置疑。

       通过记者的调查了解,近几年“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娱乐产业”成为最吸引投资商投资和关注的领域。

       “文化创意产业”:

       作为新兴支柱的文化产业,“文化创意”是指那些需要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进而生成出具有高附加值文化或精神产品的产业,包括文艺演出、出版和版权贸易、影视制作和交易、动漫研发制作、广告会展、古玩和艺术品交易、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和文化体育休闲九大类别。近几年,为了完成城市功能转型,很多城市出台了一系列助推政策,吸引了许多投资介入,并且收益相当可观。

           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仅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就达3827亿元,同比增长19%,利润增长28.7%,增速大大超过总收入。而随着产值的逐年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占北京全市GDP的比重已超过了十分之一。

       “文化娱乐产业”:

       显而易见,2008年以来,中国的动漫、电影、网络游戏等文化娱乐产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逆势而上,汇就了“经济寒冬”中一股风景独特的投资热流。

       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生产制作的国产电视动画片中,共完成原创动画片249部,长达13万分钟,比2007年增长28%;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不含农村市场)达到43.41亿元,比2007年增加10.14亿元;而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收入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三大娱乐产业——电影、电视和音像制品发行的收入,仅中国网络游戏出版产业实际销售收入就达183.8亿元,比2007年增长76.6%,为电信业、IT业等带来直接收入478.4亿元。伴随《规划》出台的进一步鼓励支持,这些朝阳产业将得到更加井喷式的发展。

       此外,随着投融资政策逐渐放开,视听新媒体业务、影视节目制作业务以及电影院线业务将越来越受到资金的追捧。这些领域已经开始鼓励民营资本,甚至在一些个别领域还鼓励境外资本的积极介入。

       发掘传统文化商机

       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为中国的文化投资孕育了一片黄金热土。在这片黄金地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产业”也彰显着昭示华夏古老文明的独特商机。

       北京燕山红文化集团是一家致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民营企业。集团董事长郑桂兰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不止一次地提到“文化强国、强国文化”八个字。

       郑桂兰用她的切身体会告诉记者,今年年初跟随温家宝总理到英国进行的信心之旅考察之时,即使在英国一个偏远的乡下小镇,对于华夏文化都啧啧称道;而她在日本举办极具华夏特色的“关公文化万里行”活动,更是掀起了一阵狂热,这让她不仅体会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巨大商机。郑桂兰告诉记者,目前,集团已经将“关公文化”的“万里行”上升到“天下行”。

       “华夏文明在世界上是没有断代的,它不仅在中国国内有着本土肥沃的投资市场,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也具有着强大包容性,可以不断开辟新天地。”郑桂兰说,“我们急切需要动员、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外资,尤其是很多边远、穷困,却又非常独特、亟待保护的文化遗产,很有投资价值,需要大量资金介入。”

       对此,喻文益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国家降低门槛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是希望在一些贫瘠的,需要长线投资的大项目上吸引投资,譬如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保护、老少边远地区的旅游开发以及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等。这些投资项目无论从资源稀缺性还是文化价值及商业价值的角度考虑,都必将成为今后新的文化投资热点,潜力巨大,期待投资者的战略眼光。

最新消息

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推进“森林浙江” 建设

2014-01-25 14:53:44

长江生态系统崩溃 专家呼吁10年禁渔

2013-09-02 16:27:29

光伏产业回暖或是“烟雾弹”

2013-04-27 10:53:45

险资入市引入竞争机制

2012-08-01 15:46:25

国四标准7月实施 商用车技术亟待升级

2011-07-11 14: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