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科学发展观 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时间:2009-10-19 15:27

合肥市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工作走出创新道路

■CUBN记者周竟成 通讯员张妍 安徽报道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和全国多数城市一样,合肥在加快发展中也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中部省会城市,具有特殊的紧迫性”,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在国土部《“双保行动”汇编》上发表的署名文章《在节约集约用地试点中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中指出。

       指标管理创新:“项目管理”珍惜每寸土地

       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好用地保障和服务,从2008年度起合肥市改革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制度,改变过去用地指标按区域一次性分配方式,实现由计划管理向项目管理转变。

       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高国忠在合肥节约集约用地试点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用地指标项目管理可以说全国独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严格执行工业项目用地计划预申请制度,根据项目总平面规划、工程建设时序、投资强度、税收、就业人数、环境影响等因素,按统一规划、分期供地的原则,建多少、占多少、给多少。工业用地容积率从原来的0.6提高至1.0以上。

       二是建立土地利用“双向约束”制度,以土地出让合同为抓手,把政府服务的义务和企业建设的责任用合同加以约束。三是实行“征地预存款”制度。此举提高了征地报批效率,保证了项目及时落地。

       市场制度创新:“阳光地产”树立合肥品牌

       为致力打造公开、公正、透明、开放的“阳光地产”制度,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实行土地拍卖无佣金制度,为打造“无费政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土地拍卖过程中,由纪检部门全程监控保留底价和现场竞价过程;在全国率先进行先竞价,在无人竞价,三声宣布最高竞价人应价后,再开启保留底价。从节约集约用地角度出发,做到了每宗经营性用地出让前,必须有控制性详细规划,以规划体现土地最大价值;必须具备水电路等基本上市条件,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在此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到“政府拆迁、净地拍卖”。无论“净地”、“毛地”,均由政府统一供地,此举降低了开发企业的准入门槛,建立了合肥特色的土地交易模式。

       为扩大信息对称,让各界充分了解“阳光地产”,合肥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今年合肥市已先后组织了6次经营性用地推介会。目前,合肥市打造的“阳光地产”,作为一个品牌,体现了合肥改变传统封闭思想,以扩大开放的理念,已经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吸引了一大批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来合肥投资兴业。2009年初至今,合肥市辖区已出让经营性用地54宗,面积4000余亩,土地出让总价款10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管理机制创新:“双向约束”实现双赢

       “双向约束”机制是合肥市委、市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合肥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土地管理制度方面进行的重大创新。

       滨湖新区作为先行推广区域,通过在土地供应上狠抓“双向约束”机制落实,实施了土地供应“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跟踪服务与监管,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重批地,轻监管”的做法。

       参与“双向约束”的滨湖世纪城开发商对于滨湖新区建设指挥部及市直有关部门的跟踪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合肥市及滨湖新区的投资环境,加大了投资开发力度,同时积极推荐其他投资商在滨湖新区投资建设。

■链接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合肥市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工作开展一周年以来,凭借“项目管理”、“阳光地产”、“双向约束”等的创新和挖掘土地存量、建设新农村等工作的努力进行,合肥市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高国忠在试点工作一周年会议上表示,在国土资源部和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的关心支持下,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合肥市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工作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合肥一定能成为全国节约集约用地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示范窗口和试验基地。


最新消息

榆林经济腾飞 旅游文化是抓手

2016-08-24 15:13:22

一切为了灾区群众——武警云南总队官兵抗洪抢险救援纪实

2016-07-22 11:17:10

河南汝州总体规划获批

2016-07-22 11:16:51

云南巍山县因地制宜“输血造血”双管齐下

2016-07-22 11:15:57

海南:原生态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2016-07-13 17:06:26